`

什么是Web数据挖掘

阅读更多

      今天读了一篇长E文Web Content Mining , 从题目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,也许是普通的商业软文,但是,看了第一段后发现是关于Dr. Bing Liu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的,所以打足精神一句一句把它读完。第一次遇到Bing Liu这个名字是在一年前,华中科技大学一博士朋友推荐给我《Sentiment Analysis and Subjectivity》这篇综述,就是Bing Liu写的,然后又阅读了《Opinion Spam and Analysis》。都是翻来覆去精读,因为几年前就想着手开发一个web数据挖掘软件,主要用于企业竞争情报分析,酝酿了很多年都不敢下手,理论性太 强,担心吃不透或吃不准。直到2009年底开始陆续接触了几个网络舆情监测项目,也承接了好几个行业的类似项目,才下定决心投入SliceProfile 的 开发,这个项目投入巨大,资源投入十分集中,但开发周期很短(5个月),因为整个框架早就在头脑中酝酿成型了,尤其阅读《Sentiment Analysis and Subjectivity》获得的灵感更多,还阅读了大量引文,再三权衡学术和商业的分界线的位置。所以今天看这篇文章的动力决不是因为有中国名字的人写 了一篇E文而已。

这篇文章好像是对刘博士新书《Web Data Mining》的介绍和读后感,没有读过这本书,所以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没有理解,而且有些观点不知道是刘博士的还是文章作者的。一些重要结论和一些本人的疑惑一并记录下来,作成一篇读书笔记。



Web数据挖掘的种类

刘博士将Web Data Mining分成三类:

  • Web Usage Mining:挖掘用户访问网站的行为模式,例如,挖掘clickstreams,可能会用到用户TCP/IP地址和用户帐号信息,以便做关联分析
  • Web Structure Mining:挖掘超链接背后的知识,例如,分析web信息是怎样聚类的
  • Web Content Mining:从网页内容挖掘知识


Web内容挖掘要做哪些工作

根据这篇文章,要达到Web内容挖掘的目的,需要做:

  • Structured Data Extraction:结构化数据提取
  • Information Integration:信息集成(结构化的信息)
  • Opinion Mining(Information Extraction):观点挖掘(非结构化的信息抽取)

什么是结构化数据提取

读到这一段,首先感慨刘博士写书不是凑的,还真有些实践体验,例如,关于从亚马逊(amazon.com)上提取商品列表和商品详细信息这类活动,应该是我们这些信息劳工常做的事 。引出了一个概念:entity,但是没有搞懂对实体(entity)的界定与数据挖掘是什么关系,为什么要讲这个概念。

然后讲到结构化数据挖掘和非结构化数据挖掘,更是一头雾水。

wrapper induction这个词感觉是给MetaSeeker 的协同式网页信息提取提供了理论支持,因为在信息提取领域HTML Wrapper一般是指将网页内容进行结构化提取的软件。但是,文章的解释:

   The word inductive means guessed
, and therefore wrapper induction implies
   guessing the text
 which frames a structured data object.

确实没有领会guess是指什么。根据刘博士的胶片(slides) ,wrapper induction采用监督学习方法(supervised),看来真的是“guess”,需要读一下他的书去仔细领会下。

关于非结构化数据挖掘比较容易理解,automatic extraction正是GooSeeker现在的研发方向,我认为很有价值且能指导我们研发规划的一句话:

   Algorithms exist for this purpose, but I believe this area could be more customized
   when someone has a specific scientific goal in mind.

什么是信息集成

文章用机票搜索服务为例说明信息集成需要解决的问题,GooSeeker网站上的比价系统案例 也需要解决信息集成问题。从不同网站上提取到的信息进行比对,识别出同义内容,例如,京东 和卓越 上的同一个商品用不同标题和不同的产品描述,需要识别出来。文章提到了多种方法:

  • make a bridging assumption:按我的理解就是一些映射或者转换规则
  • query probing:按我的理解就是将上述的转换规则封装成一个服务或者模块,由它进行转换。只是模块化更好,可能就像corba或者SOA一样给人展示一幅看起来很美好的图画。
  • 通过计算相似性来做聚类:似乎太高科技了。不过在比价系统中我确实想用这种方法尝试一下,可以用比较简化的方法,例如,通过一些特征词构成的向量空间,计算向量夹角也许能行。

根据刘博士的slides,信息集成被清晰地分成两类:

  • schema match:将不同表的字段进行匹配,识别出元数据语义相同的字段来
  • data instance match

什么是观点挖掘

本文开篇提到的刘博士的那两篇文章都是有关观点挖掘的,根据我使用SliceProfile部署奇瑞汽车和中信信用卡危机监测和舆情分析系统的感 受,主观倾向性分析的准确度很难提高,而且客户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。普通的文本分类算法效果比较差,不得不增加大量的规则进行修正。



结论

也许Web Content Mining 的作者有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,所以文中有些观点一时难以理解,看来还是有必要直接阅读刘博士的新书《Web Data Mining》。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